@KTzone » 興趣 - 運動綜合討論 » 武曉南憧憬著明天


2021-3-2 17:29 月色不夠溫柔
武曉南憧憬著明天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北京冬奥组委在筹办冬奥会的路上已经砥砺前行了5年。根据筹办工作进展和实际需要,北京冬奥组委不断完善组委会组织机构,由最初的9个部门和2个运行中心,到目前组建了27个内设工作机构。组委会依靠实干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冬奥会正在从蓝图逐渐变为现实。

  场馆建设——“冰丝带”里的灯光亮起来

  就在几天前,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这座北京冬奥会标志性新建场馆比赛大厅照明第一次亮起来。水泥地面揭去了黑色保护膜,场馆整体视觉焕然一新。

  在亮堂的國家速滑館內,北京國家速滑館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武曉南蹲在顏色發青的水泥地面上感慨萬分,他腦子裡閃現出“冰絲帶”從無到有的畫面,挖土方、打基礎、正負零、混凝土主體結構完成、內部結構建造、拉鋼索、曲面幕牆系統安裝,從2019年年底“冰絲帶”展露亮麗外形,到現在場館比賽照明正式通電,千餘個日日夜夜,凝結了他和他的同事以及數以千計的施工人員的無數心血。

  武曉南憧憬著明天。在他的腳下,1.2萬平方米的水泥地面平整度誤差最大不超過5毫米,水泥下面是連接長度超過120公里的製冷管線。說到製冷,國家速滑館將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也是冬奧會場館首個提出採用這項技術的場館,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此舉起到了帶動作用,北京冬奧會北京賽區15塊冰面中,7塊將採用二氧化碳技術製冰。

  但同樣是二氧化碳製冰,國家速滑館的難度非其他場館可比。1.2萬平方米的製冰不是簡單的面積疊加,需要解決此前沒有遇到過的難題,其中冰場結構和冰場二氧化碳製冷系統,在12月11日還獲得了國家專利局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所以真正實現這塊巨大的冰面,挑戰也是巨大的。

  據北京冬奧組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不懈努力,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在北京賽區,首鋼滑雪大跳台完工並舉辦了國際雪聯世界杯比賽,國家游泳中心完成全冰面測試並舉辦了全國青少年冰壺公開賽,國家體育館、首都體育館等現有場館改造加快推進。

  在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競速賽道及供水、供電、索道、造雪等配套設施全部完成,達到測試活動要求;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賽道建設基本完成,10月底通過了國際雪車和國際雪橇聯合會共同舉行的場地認證。

2021-3-8 17:59 月色不夠溫柔
助力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介紹,“水立方”改造涉及建築、防水、膜維修等多個工程領域,改造面積約5萬平方米。改造難點之一是在比賽大廳中部搭建可轉換結構及安裝可拆裝製冰系統,形成具有4條標準賽道的冰壺場地。經反复論證和多輪試驗,“水冰轉換”方案取得成功,轉換材料得到重複利用,有效縮減了改造成本。

  國家游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介紹,“水立方”目前已經啟動第二次“水冰轉換”,待場地製冰完成後將再次對公眾開放。在北京冬奧組委、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北京國資公司指導下,“水冰轉換”方案成為踐行奧運場館“反複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思路的生動實踐。北京冬奧會後,場館將實現水、冰功能的自由切換,既可開展水上賽事、表演項目,也可開展冰上運動,並舉辦大型活動。

  據悉,為做好場館可持續運營,國家游泳中心還利用南廣場地下空間建設兩塊冰面。一塊為標準冰場,另一塊為冰壺場地,將作為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冰壺項目體驗基地向大眾開放,助力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2021-3-8 18:15 月色不夠溫柔
短道速滑在北美地區迅速普及

在速度滑冰(長道)成為一項國際化的運動項目後不久,短道速滑開始在歐洲出現。1889年舉行了第一屆長道速度滑冰世界錦標賽,三年之後,國際滑冰聯盟(ISU)於1892年成立。但是直到二十世紀初期,短道速滑才在北美地區舉行公開的比賽。1906年,美國和加拿大聯合舉辦了短道速滑的國際比賽,1921年開始舉行每年一度的國際短道速滑錦標賽。1920-1940年間,短道速滑在北美地區迅速普及。

  1932年冬奧會的組織者甚至把長道速滑改成類似於短道速滑的的形式,其刺激程度也大大增加。1976和1977年舉行了最初的兩屆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但是沒有得到ISU的正式承認。ISU官方承辦的短道速滑錦標賽開始於1978年,但是第一屆ISU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直至1981年才在法國的默東舉行。

  早在1932年的普萊西德湖冬奧會上就出現了類似與今時短道速滑形式的短道滑冰比賽,當時曾引起一部分短道速滑運動員對短道競賽的形式不滿,因而拒絕參加這種形式的比賽,著名的五枚冬奧金牌得主克勞斯-桑博格就曾不與合作。1988年的卡爾加里冬奧會上設置了短道速滑的10個表演項目,直到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才正式被設立為比賽項目,此次一亮相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短道速滑成為奧運會項目之前,滑冰運動員已經經常在短道和長道上進行比賽。短道冰場可以終年鋪設,隨時為運動員提供訓練和比賽場地。許多長道滑冰運動員就利用短道冰場練習並改進技術,其中一些人甚至參加短道速滑的比賽。隨著室內長道設施的出現,這種混用兩種賽道的訓練方式逐漸被淘汰。此外,由於短道速滑已經成為冬奧會的正式項目,運動員也不得不專注於短道的訓練,以求在這個項目上獲得成功。

  短道速滑項目在1981年被引進入中國。1982年2月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了第一次全國短道速滑集訓比賽。1983年起被國家體委列為年度全國比賽和全國冬季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在1987年第六屆全國冬運會上,李金豔超過女子3000米的世界紀錄,給長期在艱苦條件下努力奮鬥的冰雪界帶來了信心和希望。

2021-3-8 18:15 月色不夠溫柔
短道速滑在北美地區迅速普及

在速度滑冰(長道)成為一項國際化的運動項目後不久,短道速滑開始在歐洲出現。1889年舉行了第一屆長道速度滑冰世界錦標賽,三年之後,國際滑冰聯盟(ISU)於1892年成立。但是直到二十世紀初期,短道速滑才在北美地區舉行公開的比賽。1906年,美國和加拿大聯合舉辦了短道速滑的國際比賽,1921年開始舉行每年一度的國際短道速滑錦標賽。1920-1940年間,短道速滑在北美地區迅速普及。

  1932年冬奧會的組織者甚至把長道速滑改成類似於短道速滑的的形式,其刺激程度也大大增加。1976和1977年舉行了最初的兩屆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但是沒有得到ISU的正式承認。ISU官方承辦的短道速滑錦標賽開始於1978年,但是第一屆ISU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直至1981年才在法國的默東舉行。

  早在1932年的普萊西德湖冬奧會上就出現了類似與今時短道速滑形式的短道滑冰比賽,當時曾引起一部分短道速滑運動員對短道競賽的形式不滿,因而拒絕參加這種形式的比賽,著名的五枚冬奧金牌得主克勞斯-桑博格就曾不與合作。1988年的卡爾加里冬奧會上設置了短道速滑的10個表演項目,直到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才正式被設立為比賽項目,此次一亮相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短道速滑成為奧運會項目之前,滑冰運動員已經經常在短道和長道上進行比賽。短道冰場可以終年鋪設,隨時為運動員提供訓練和比賽場地。許多長道滑冰運動員就利用短道冰場練習並改進技術,其中一些人甚至參加短道速滑的比賽。隨著室內長道設施的出現,這種混用兩種賽道的訓練方式逐漸被淘汰。此外,由於短道速滑已經成為冬奧會的正式項目,運動員也不得不專注於短道的訓練,以求在這個項目上獲得成功。

  短道速滑項目在1981年被引進入中國。1982年2月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了第一次全國短道速滑集訓比賽。1983年起被國家體委列為年度全國比賽和全國冬季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在1987年第六屆全國冬運會上,李金豔超過女子3000米的世界紀錄,給長期在艱苦條件下努力奮鬥的冰雪界帶來了信心和希望。

2021-4-7 18:58 月色不夠溫柔
早在1932年的普萊西德湖冬奧會上就出現了類似與今時短道速滑形式的短道滑冰比賽,當時曾引起一部分短道速滑運動員對短道競賽的形式不滿,因而拒絕參加這種形式的比賽,著名的五枚冬奧金牌得主克勞斯-桑博格就曾不與合作。1988年的卡爾加里冬奧會上設置了短道速滑的10個表演項目,直到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才正式被設立為比賽項目,此次一亮相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短道速滑成為奧運會項目之前,滑冰運動員已經經常在短道和長道上進行比賽。短道冰場可以終年鋪設,隨時為運動員提供訓練和比賽場地。許多長道滑冰運動員就利用短道冰場練習並改進技術,其中一些人甚至參加短道速滑的比賽。隨著室內長道設施的出現,這種混用兩種賽道的訓練方式逐漸被淘汰。此外,由於短道速滑已經成為冬奧會的正式項目,運動員也不得不專注於短道的訓練,以求在這個項目上獲得成功。

  短道速滑項目在1981年被引進入中國。1982年2月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了第一次全國短道速滑集訓比賽。1983年起被國家體委列為年度全國比賽和全國冬季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在1987年第六屆全國冬運會上,李金豔超過女子3000米的世界紀錄,給長期在艱苦條件下努力奮鬥的冰雪界帶來了信心和希望。

2021-4-21 17:45 月色不夠溫柔
在中國傳統節氣冬至到來之際,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交接儀式今天下午在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舉行。完成月球之旅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旗、會徽、吉祥物,首次與公眾見面。
12月17日,嫦娥五號在太空遨遊23天之後,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與此同時,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上還搭載了國際奧委會會旗一面、國際殘奧委會會旗一面、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旗各一面、會徽兩對、吉祥物手辦一對、吉祥物徽章兩對。這些冬奧會展示品是最具代表性、最受關注、最能闡釋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理念、願景的形象標識。
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張建東,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共同為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揭幕。交接儀式現場還播放了冬奧展示品裝載至探測器和從探測器取出的視頻。
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劉永德表示,此次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任務成功完成,實現了航天科技與冬奧文化的完美融合,是中國航天與中國體育攜手共進,推動我國向航天強國、體育強國邁進的有利支撐。
北京冬奧組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韓子榮表示,嫦娥五號在太空遨遊23天之後,圓滿完成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這一成就的取得,是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的生動寫照,與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高度契合,也激勵了大家進一步凝心聚力辦好冬奧會的信心和決心。
她介紹說:“國家航天局積極參與冬奧籌辦工作,今年7月雙方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重大航天工程方面開展合作。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上搭載會旗、會徽、吉祥物等冬奧會展示品,把冬奧標識送上月球並順利返回、交付給冬奧組委,是戰略合作的重大成果,創造了奧林匹克文化與航天科技融合創新的典範。下一步,這些冬奧會展示品將帶著來自太空的'祝福',與世界人民見面,吸引包括廣大航天事業愛好者在內的社會各界更加關注、支持北京冬奧會。”
在交接儀式上,公證處宣讀了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公證書。北京冬奧組委計劃將北京冬奧會展示品在北京冬奧組委展廳、相關場館進行宣傳展示,並將通過舉行有關文化活動對公眾,尤其是青少年開展宣傳北京冬奧會、展示冬季冰雪體育運動和科普航天知識。

2021-4-21 17:54 月色不夠溫柔
鳥巢運營方負責人表示,鳥巢作為2022年冬奧會開閉幕式場館,並沒有比賽項目,所以不需要對場館內比賽設施進行特殊改造,但會啟動智慧場館建設。

去年田徑世錦賽期間,鳥巢已經實現WIFI全覆蓋,今後移動互聯網技術還會應用在鳥巢服務中。從售檢票、停車和入座指引、直播互動、商品售賣、旅遊講解、信息推送、設施管理等方面研究智慧場館建設。比如,在場館內用手機點餐並獲得送餐服務等。

2021-4-21 17:56 月色不夠溫柔
國家航天局積極參與冬奧籌辦工作
在中國傳統節氣冬至到來之際,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交接儀式今天下午在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舉行。完成月球之旅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旗、會徽、吉祥物,首次與公眾見面。
12月17日,嫦娥五號在太空遨遊23天之後,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與此同時,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上還搭載了國際奧委會會旗一面、國際殘奧委會會旗一面、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旗各一面、會徽兩對、吉祥物手辦一對、吉祥物徽章兩對。這些冬奧會展示品是最具代表性、最受關注、最能闡釋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理念、願景的形象標識。
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張建東,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共同為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揭幕。交接儀式現場還播放了冬奧展示品裝載至探測器和從探測器取出的視頻。

2021-4-21 17:57 月色不夠溫柔
家航天局總工程師劉永德表示,此次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任務成功完成,實現了航天科技與冬奧文化的完美融合,是中國航天與中國體育攜手共進,推動我國向航天強國、體育強國邁進的有利支撐。
北京冬奧組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韓子榮表示,嫦娥五號在太空遨遊23天之後,圓滿完成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這一成就的取得,是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的生動寫照,與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高度契合,也激勵了大家進一步凝心聚力辦好冬奧會的信心和決心。
她介紹說:“國家航天局積極參與冬奧籌辦工作,今年7月雙方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重大航天工程方面開展合作。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上搭載會旗、會徽、吉祥物等冬奧會展示品,把冬奧標識送上月球並順利返回、交付給冬奧組委,是戰略合作的重大成果,創造了奧林匹克文化與航天科技融合創新的典範。下一步,這些冬奧會展示品將帶著來自太空的'祝福',與世界人民見面,吸引包括廣大航天事業愛好者在內的社會各界更加關注、支持北京冬奧會。”

2021-4-21 17:57 月色不夠溫柔
娥五號探測器上搭載會旗、會徽、吉祥物等冬奧會展示品,把冬奧標識送上月球並順利返回、交付給冬奧組委,是戰略合作的重大成果,創造了奧林匹克文化與航天科技融合創新的典範。下一步,這些冬奧會展示品將帶著來自太空的'祝福',與世界人民見面,吸引包括廣大航天事業愛好者在內的社會各界更加關注、支持北京冬奧會。”
在交接儀式上,公證處宣讀了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公證書。北京冬奧組委計劃將北京冬奧會展示品在北京冬奧組委展廳、相關場館進行宣傳展示,並將通過舉行有關文化活動對公眾,尤其是青少年開展宣傳北京冬奧會、展示冬季冰雪體育運動和科普航天知識。

2021-4-21 17:58 月色不夠溫柔
奧林匹克文化之旅
水立方陸續啟動符合冬奧會使用要求的改造升級。

鳥巢打造智慧場館可手機檢票

鳥巢運營方負責人表示,鳥巢作為2022年冬奧會開閉幕式場館,並沒有比賽項目,所以不需要對場館內比賽設施進行特殊改造,但會啟動智慧場館建設。

去年田徑世錦賽期間,鳥巢已經實現WIFI全覆蓋,今後移動互聯網技術還會應用在鳥巢服務中。從售檢票、停車和入座指引、直播互動、商品售賣、旅遊講解、信息推送、設施管理等方面研究智慧場館建設。比如,在場館內用手機點餐並獲得送餐服務等。

2021-4-21 17:59 月色不夠溫柔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是我國首條雪車雪橇項目賽道
雪車雪橇項目賽道
“智慧場館”為特色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拔地而起
肖禎是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員工,酷愛滑雪,據她介紹,以前去崇禮滑雪都是搭別人的車或乘大巴,路程4到5小時。京張高鐵開通後,從北京到崇禮的時間縮短為1小時,肖禎第一次嘗試坐高鐵去滑雪。

  在北京冬奧會上,來自全世界的運動員都可以乘著這趟列車,往返於各個賽區之間,在冬奧賽場感受真真切切的中國速度。
京張高鐵開通運營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京張高鐵是北京冬奧會的重要配套工程,其開通運營標誌著冬奧會配套建設取得了新進展,其他各項籌備工作也都要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確保冬奧會如期順利舉辦。

  在距離冬奧會開幕越來越近之時,北京冬奧會的各項籌辦成果也一項接著一項地在公眾面前亮相。
在海拔2198米、賽道最大坡度達68度,堪稱“極限地帶”的小海陀山,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建設經過團隊成員的不懈奮鬥宣告完成

2021-4-21 18:00 月色不夠溫柔
距離北京奧運會標誌性建築“鳥巢”不遠處,以“智慧場館”為特色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拔地而起。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是我國首條雪車雪橇項目賽道,也是全球第一條360度迴旋賽道,建設過程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

  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結合中國古代“如意”造型,實現了建築設計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

  北京冬奧組委、兩地政府聯合場館業主單位和參建方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2020年堅持疫情防控與冬奧籌辦兩手抓、兩不誤,全力推進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底,北京冬奧會所有競賽場館按計劃全面完工。

  如同飛馳的京張高鐵列車,冬奧籌辦工作又一次彰顯中國速度。

2021-4-21 18:01 月色不夠溫柔
距離北京奧運會標誌性建築“鳥巢”不遠處,以“智慧場館”為特色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拔地而起。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是我國首條雪車雪橇項目賽道,也是全球第一條360度迴旋賽道,建設過程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

  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結合中國古代“如意”造型,實現了建築設計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

  北京冬奧組委、兩地政府聯合場館業主單位和參建方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2020年堅持疫情防控與冬奧籌辦兩手抓、兩不誤,全力推進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底,北京冬奧會所有競賽場館按計劃全面完工。

  如同飛馳的京張高鐵列車,冬奧籌辦工作又一次彰顯中國速度。

2021-4-21 18:02 月色不夠溫柔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是我國首條雪車雪橇項目賽道
雪車雪橇項目賽道
“智慧場館”為特色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拔地而起
肖禎是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員工,酷愛滑雪,據她介紹,以前去崇禮滑雪都是搭別人的車或乘大巴,路程4到5小時。京張高鐵開通後,從北京到崇禮的時間縮短為1小時,肖禎第一次嘗試坐高鐵去滑雪。

2021-4-21 18:03 月色不夠溫柔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是我國首條雪車雪橇項目賽道,也是全球第一條360度迴旋賽道,建設過程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

  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結合中國古代“如意”造型,實現了建築設計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

  北京冬奧組委、兩地政府聯合場館業主單位和參建方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2020年堅持疫情防控與冬奧籌辦兩手抓、兩不誤,全力推進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底,北京冬奧會所有競賽場館按計劃全面完工。

  如同飛馳的京張高鐵列車,冬奧籌辦工作又一次彰顯中國速度。

2021-5-8 17:52 月色不夠溫柔
冬奧會的腳步越來越近,群眾上冰上雪的熱情也日益高漲。在延慶的東部山區,珍珠泉中心小學將毗鄰河流的部分河面改造成了學校的冰雪實踐基地,還取了個浪漫的名字“戀冰場”。從此,這里便成為山里孩子冰雪夢想啟航之地。
  冬季到來,學生們迫不及待地穿戴好裝備,踏上這座1500多平方米的天然冰場,如精靈般在冰面滑行、舞蹈,感受冰雪樂趣,冰場上充滿歡聲笑語。
  近年來,作為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延慶將全面普及冬奧知識和冰雪運動作為區域教育特色,寫入“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2019年,《延慶區校園冰雪運動特色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5年)》出台,以推動全區校園冰雪運動發展,實現冬奧知識普及全覆蓋。
  目前,全區已累計培訓2.1萬餘名學生掌握滑雪滑冰基本技能。一批學校紛紛自建簡易冰場,組建校園冰雪隊,組織學生普及開展滑冰滑雪運動。

2021-5-8 17:56 月色不夠溫柔
冬奧會的腳步越來越近,群眾上冰上雪的熱情也日益高漲。在延慶的東部山區,珍珠泉中心小學將毗鄰河流的部分河面改造成了學校的冰雪實踐基地,還取了個浪漫的名字“戀冰場”。從此,這里便成為山里孩子冰雪夢想啟航之地。
  冬季到來,學生們迫不及待地穿戴好裝備,踏上這座1500多平方米的天然冰場,如精靈般在冰面滑行、舞蹈,感受冰雪樂趣,冰場上充滿歡聲笑語。
  近年來,作為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延慶將全面普及冬奧知識和冰雪運動作為區域教育特色,寫入“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2019年,《延慶區校園冰雪運動特色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5年)》出台,以推動全區校園冰雪運動發展,實現冬奧知識普及全覆蓋。
  目前,全區已累計培訓2.1萬餘名學生掌握滑雪滑冰基本技能。一批學校紛紛自建簡易冰場,組建校園冰雪隊,組織學生普及開展滑冰滑雪運動。

2021-5-8 17:57 月色不夠溫柔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介紹,“水立方”改造涉及建築、防水、膜維修等多個工程領域,改造面積約5萬平方米。改造難點之一是在比賽大廳中部搭建可轉換結構及安裝可拆裝製冰系統,形成具有4條標準賽道的冰壺場地。經反复論證和多輪試驗,“水冰轉換”方案取得成功,轉換材料得到重複利用,有效縮減了改造成本。

  國家游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介紹,“水立方”目前已經啟動第二次“水冰轉換”,待場地製冰完成後將再次對公眾開放。在北京冬奧組委、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北京國資公司指導下,“水冰轉換”方案成為踐行奧運場館“反複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思路的生動實踐。北京冬奧會後,場館將實現水、冰功能的自由切換,既可開展水上賽事、表演項目,也可開展冰上運動,並舉辦大型活動

2021-5-8 17:58 月色不夠溫柔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介紹,“水立方”改造涉及建築、防水、膜維修等多個工程領域,改造面積約5萬平方米。改造難點之一是在比賽大廳中部搭建可轉換結構及安裝可拆裝製冰系統,形成具有4條標準賽道的冰壺場地。經反复論證和多輪試驗,“水冰轉換”方案取得成功,轉換材料得到重複利用,有效縮減了改造成本。

  國家游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介紹,“水立方”目前已經啟動第二次“水冰轉換”,待場地製冰完成後將再次對公眾開放。在北京冬奧組委、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北京國資公司指導下,“水冰轉換”方案成為踐行奧運場館“反複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思路的生動實踐。北京冬奧會後,場館將實現水、冰功能的自由切換,既可開展水上賽事、表演項目,也可開展冰上運動,並舉辦大型活動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曉南憧憬著明天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